翻譯畢竟是涉及到兩種形式上相差非常大的語言,所以如果再糾纏在語言形式上的僵硬,到最后結(jié)果是不理想的。以四六級翻譯樣題為例。
例:剪紙...以增加喜慶氣氛。
靈活性分析:在這句話中剪紙不是重點,因為考慮到考生不一定知道剪紙怎么表達(dá),試卷中已經(jīng)告訴考生了——paper carton。但是“增加喜慶氣氛”卻沒有給出提示,我們來具體分析應(yīng)該如何翻譯:
1、氣氛
當(dāng)然能想到用atmosphere是最好的,但如果真的想不到,那就靈活一點。什么叫“氣氛”,不就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氛圍, 一個熱熱鬧鬧的環(huán)境嗎。所以就算想不到atmosphere,我們還可以用climate,甚至用mood也可以,氣氛本來就是人的主觀感受。沒必要死扣在一個詞上,一定要靈活。
2、喜慶的
參考答案給出的joyous 當(dāng)然是個很好的選擇,但我們也可以用joyful,甚至你可以問一下自己,什么是“喜慶的”?不就是開開心心嗎,所以用happy替換也可以。
3、增加
一說到增加,相信十個人有十個人的第一會反應(yīng)會是:increase。其實這就是個中文英文思維的差別。我們中文說“增加氛圍”,但英文中不是這么說的,是“強化氛圍”,所以用increase 搭配氛圍就是一種“中文式英文”,所以用“enhance”搭配會更地道。
所以整個表達(dá)翻譯為
Paper carton enhances the joyous/joyful/happy atmosphere/mood/climate.
總而言之,做翻譯一定要“靈活”,某個概念不會,就先用中文問問自己,這個概念的具體中文含義是什么,然后換個別的詞就可以了。 |